2016年3月26日

一瓶酒有幾顆葡萄?這數字讓人嚇一跳



葡萄收穫季開始了!南半球引領每年葡萄收成,大約2到4月就開始,再由8月起的北半球葡萄產區接手。採收分為機械與人工,經過辛苦的取蕪存菁,最好的葡萄被製成了你手中的這瓶酒,你知道這裡面有幾顆葡萄嗎?


人工採摘可以確保葡萄品質,葡萄田常雇用學生等臨時工來幫忙。圖片來源:discoverfrance.com
一般來說,每瓶酒大約需用600到800顆葡萄,也就是大約10串。試著想像一下,你在超市買的那種完整一大串的進口葡萄,要整整10大串才能做成你喝的這瓶酒。

但為何用同樣數量的葡萄,有些酒卻比另一些酒貴呢?這則是跟葡萄園每公頃能生產多少葡萄有關!而每座葡萄田的生產量,與天氣、品種都有關係,但最重要的因素在於農法。

葡萄酒的價格取決於產量。圖片來源:vinepair.com
有些實施旱作或有機農作,以及遵循自然動力法的農田,他們的生產量可能每公頃僅2噸;但一個使用各種先進技術、大量生產的葡萄田,可能每公頃的產量會超過10噸。

事實上,生產量少的葡萄田通常果實味道豐厚,一整個濃、純、香的概念;但相對的,大量生產的葡萄田,所產的果汁口感較輕淡如水。大產量農田若欲製造口感更紮實的醇酒,就要使用更多的葡萄去堆疊口感。

1噸的葡萄大概可做成720瓶酒,相當於7200串葡萄;因此如果是小產量葡萄園,大概每公頃的產量在720到1440瓶左右;但每公頃有能力生產10噸葡萄的農田,產量在7200瓶。產量相差10倍下,這也就不難想像為何小產量的單瓶價格會比較高了。


延伸閱讀:

飲酒過量有礙健康,品酒不會

Related Posts:

  • 葡萄酒放過「橡木桶」會有什麼味道? 圖片來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arrel 葡萄酒不像可樂,每一瓶都同樣風味;對消費者來說,挑選葡萄酒最大的困難點在於,就算看到酒標、包裝,也不知道這瓶打開會是什麼香氣、什麼口感?其實只要仔細問問賣酒的人,或是看看酒標上的原文說明,看看這瓶葡萄酒用了什麼「橡木桶」,就可推知這瓶約略的風格為何。 葡萄酒放在橡木桶中,最主要能夠增添葡萄酒的風味,就是來自橡木桶的單寧;所以從釀酒的風土、品種、不同葡萄… Read More
  • 木村拓哉飲用:日劇《アイムホーム/I’m Home/家的記憶》香貝丹黑皮諾紅酒 朝日電視台春季日劇「I’m Home」(家的記憶),由木村拓哉所飾演的角色家路久,經歷工廠爆炸意外事故,喪失五年記憶。尋找記憶的過程中,第三集家路久無意間喝到一款黑皮諾紅酒,他只記得這種酒的味道,卻忘記到底是何時喝過這種酒,就此開啟了透過黑皮諾來找尋記憶的過程。(以下無雷,請安心閱讀!) 在葡萄酒的世界中,黑皮諾(Pinot noir)是名符其實的「葡萄酒之后」,原因出在黑皮諾因皮薄,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… Read More
  • 到底醒了沒!葡萄酒到底該不該「醒」? 圖片來源:http://www.torciano.com 葡萄酒該不該醒酒、該不該用醒酒器,常是許多人困惑的問題,其實醒酒無非就是要讓酒中的單寧等各種成分與空氣接觸、氧化,進而讓它香氣湧現或是口感改變。但並不是每一支葡萄酒都需要醒酒,錯誤的醒酒可能導致葡萄酒提早酸掉!需要醒的葡萄酒,時間也可能從30分鐘到超過3小時(我曾喝過要醒10小時以上的!)那到底什麼樣的葡萄酒需要醒、要醒多少時間呢? WineFolly依紅葡萄品種整理了以下參考… Read More
  • 木村拓哉使用:日劇《アイムホーム/I’m Home/家的記憶》WINE RECORDER撕酒標貼紙 木村拓哉2015春季日劇「I'm Home」第三集,出現了一張奇怪用途的塑膠片。 朝日電視台春季日劇「I’m Home」(家的記憶),由木村拓哉所飾演的角色家路久,經歷工廠爆炸意外事故,喪失五年記憶。尋找記憶的過程中,第三集家路久無意間在西裝口袋發現一張塑膠片,但卻完全想不起這東西的用途,就此展開尋找記憶的過程;而最後發現,原來這塑膠片是用來撕下葡萄酒酒標的貼紙「WINE RECORDER」。 家路久從西裝口袋… Read More
  • 葡萄酒會不會越放越好喝? 葡萄酒買回家,會越放越好喝嗎? 這點真的是最常見的葡萄酒迷思,尤其是葡萄酒本身給人高貴、難以親近的印象,拿來送禮常常會有「很高級」之感,收到禮物的人也常會捨不得喝,收下後就這樣放進衣櫃、冰箱,等到若干年後真的有值得慶祝的事、想到要拿出來喝時,酒早就過老難以入喉了。 其實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葡萄酒,購買後都不需要經過陳年,原因是現在消費速度快,大多數人買酒回家就是要喝的,如果你買罐可樂,店員告訴你回家要放一天才會好喝,你會等嗎? 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